摄影构图的基本要领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教学培训委员会编辑 @! M' k1 a 摄影者确定了要表现的主题后,摆在面前的首先是如何安排和处理摄影画面的构图问题。所谓摄影构图,就是把要表现的客观对象有机地安排在一幅摄影画面中,使其产生一定的艺术形式,通过它把摄影者的意图和观念表达出来。这里包括:被摄主体在画幅中所处的位置,照片画幅的长宽比例、透视与空间深度的处理、影像清晰与模糊程度的控制、色彩的配置、影调与线条的应用、气氛的渲染……总之,就是处理构成摄影画面总印象的一切造型因素。摄影的这种构图过程,并非在产生作品的最后阶段才完成的,而是从考虑画面时就开始了。; }0 T& f; l2 a1 x 研究摄影构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照片的主题内容,使作品更有艺术感染力,更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照片的效果。它的基本要求是鲜明、易懂、有表现力。这意味着在考虑摄影画面的构成时,要尽可能注意简化。简化决不是简单化,而是精化,即对各种事物进行最准确、最迅速的分析、判断和取舍,把画幅中不需要的那些因素排除在构图之外;尽量使被摄主体从周围环境中突出出来;被摄体相互之间的关系要协调、统一,不可互相争夺视线;被摄体的形状要处理好……总之,尽量使你所塑造的艺术形象鲜明突出,能深深地感染观众。% w; w& X! w% E2 ~7 h2 { 摄影画面的构图有一些为大多数人公认的一般性的法则,但这些法则有时又不是绝对的,不可以生搬硬套。大家所能接受的一些构图法则,也常常会有例外,而且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新生的将最终取代陈腐的。由此可见,艺术创作在表现方法上是极其灵活的,它没有既定的公式,也不应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教条,要依靠摄影者根据被摄现场的具体情况,根据创作主题的要求和摄影者自己的意图进行灵活处理。摄影者在现场有充分的选择和决断的自由。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摄影画面的构图就可以随心所欲,草率从事。相反,构图的好坏,常会影响到一幅摄影作品的主题是否表达得鲜明,它的艺术形式是否有感染力。/ A7 p9 ]& S& w 一幅优秀的摄影艺术作品,总是作者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和布局,以使画面完整、严谨,具有一定的章法。正如一篇好文章,必须主题明确,语言清晰,段落分明,有一定的章法一样。被摄影者框到画面上来的图象,已不再是生活中各自独立的存在,而是赋予它们在画面上各自不同的地位,相互之间产生了一种新的关系,为表达一定思想内容起着不同的作用。仔细分析一些优秀摄影作品之后,便会发现这样的规律:被摄影者组织到画面上来的对象,有的是用来表达内容和结构画面的主要对象,是摄影者最感兴趣的,吸引他举起相机拍摄的对象,我们称它为主体;有的对象是与画面上的主体构成情节,来说明主体内涵的,我们称它为陪体;有的对象是作为环境的组成部分用以陪衬、烘托主体的,我们将它分为前景和背景;另外,除了这些实体对象外,还有空白部分,它是联系画面上各个对象之间关系的纽带;还有把各个部分有机组织起来时应注意的法则如均衡、多样统一等。以上这些就是画面结构的基本章法。下面我们具体谈谈它们在画面上的地位和作用: 主体提纲挈领; Q! t3 A6 W0 }, q$ l 主体是画面上用以表达内容的主要对象,是画面内容和结构的中心。结构画面,首先要立主体。主体可以是一个对象,也可以是一组对象。主体既是表达内容的中心,也是结构中心,画面上其他景物的配置都以主体为转移。5 B6 F+ ?9 y3 P$ @; k' O 一般来说,主体作为内容中心和结构中心在画面上是统一在一起的。但是,在一些表现环境气氛为主的画面中,主体作为结构中心的任务更为突出,如盛大的群众场面,景物层次众多的风光画面等,它们以气势和气氛为主,内容上难以分清明显的主次,但要使这样的画面结构不松散,有章法,也要选择一个对象作为结构上的支点,用以呼应全局,提纲挈领,把画面上的景物结成一个整体。我们常常看到,有的风光照片以某一小桥、亭台为结构中心,有的以船帆或挺拔的树木为结构中心来裁割画面,使它们对前后景物起联系和照应作用。这样的画面,主体在内容上倒不一定比其它景物更为重要,而在结构中心的作用却是非常明显的。' `+ C7 ] u, S4 V, M1 e 如何安排主体在画面上的位置,一些外国摄影书刊介绍说,如果把画面分成九宫格的样式,那么中间的四个交叉点上,是安排主体最好的位置;有的说画面对角线的交点到各个角的二分之一处是处理主体最好的位置;有的说线条会聚点上是处理主体最好的位置……等等,这些说法从形式和视觉习惯上总结了一些规律,有一定道理。比如九宫格的各交点上安排主体,有倚角之势,易于对画面的各部分进行顾盼和照应。而且各交点的位置接近于画幅边缘的黄金分割点,容易获得较好的视觉效果。很少有人将主体安排在正中,因为人是用两眼来观看对象的,正中的位置反而是视觉上最薄弱的地区,而且主体在正中,对全局的呼应容易顾此失彼。所以不是特殊要求,一般应避开正中的位置。但是上述的一些说法只是从形式出发,而不是考虑具体内容的要求,是脱离内容来谈形式。事实上,主体的位置并没有什么死板的公式,而是以事物本身的特点及作者的创作意图为转移的。0 B$ O0 B( _7 W/ J* Y5 e0 e2 w 总之,一幅有内容的画面,不能没有主体,画面失去了主体也就失去了内容,主体表现不明确,内容也会含混。 l, `# x3 J4 \ 二、陪体构成情节 陪体是指画面上与主体构成一定的情节,帮助表达主体的特征和内涵的对象。组织到画面上来的对象有的是处于陪体地位,它们与主体组成情节,对深化主体内涵,帮助说明主体的特征起着重要作用。画面上由于有陪体,视觉语言会准确生动得多。 一般在有动作情节的画面上常常是有陪体的。它能使观众更好地理解人物的神情动作,不致于产生歧意。5 c, O& x4 _% I) }) S8 E" R1 p 画面处理好陪体,实质上就是要处理好情节。陪体的选择要能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说明事件的特征,也就是要有典型性。 画面陪体的安排必须以不削弱主体为原则,不能喧宾夺主。陪体在画面所占面积的多少,色调的安排、线条的走向、人物的神情动作,都要与主体配合紧密,息息相关,不能游离于主体之外。由于画面经营有轻重主次之分,所以陪体在画面上常常是不完整的,只需留下能够说明问题的那一部分就够了。陪体过全,主体就会削弱。拍摄操作机器的工人一般只需留下机器的主要部位即可,机器全了人物在画面上的面积必然缩小,影响对人物的表现。陪体留舍的这种分寸感,对摄影者的结构能力是一个检验。应做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恰到好处。 陪体的处理也有直接处理和间接处理之分,陪体不论多或少,全或不全,它是出现在画面上的。另外,还有陪体不直接见诸于画面的情况。虽说陪体是与主体构成情节的对象,但有一些画面与主体构成情节的对象不在画面之中,而是在画面之外。画面上主体的动作神情是与画面以外的某一对象有联系,这一对象虽然没有出现在画面之上,却一定会出现在观众的想象之中。这种情况我们就叫陪体的间接表现。民俗摄影在选取素材,经营画面时,要考虑观众越来越追求抒情性、哲理性及含蓄的审美要求,适当地利用间接表现陪体的手法,会加强摄影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9 F" }! ?% i& D7 J- [4 {, A 三、环境渲染洪托 `画面上有些对象是作为环境的组成部分,对主体、情节起烘托作用,以加强主题思想的表现力。作为环境组成部分的对象是处于主体前面的,我们称它为前景;处于主体后面的,我们称它为背景。1 ~ h E" n3 o 1.前景:# y) s0 l! S0 s0 e 前景处在主体前面,靠近相机位置,它们的特点是呈像大,色调深,大都处于画面的四周边缘。前景可以是树木、花草,也可以是人和物。陪体也可以同时是前景,但许多情况下,前景却不起陪体的作用。在一些场面较大、景物层次丰富的画面中,常常是有前景的。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前景的安排在表现内容上所起的作用:7 A* p! x2 b( Z7 r4 O 一些富有季节和地方特征的花草树木做前景渲染季节气氛和地方色彩;使画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春天的桃花、迎春花作前景,画面充满春意,用菊花、红叶做前景,秋色洋溢画面;用冰挂、雪枝作前景,北国冬日的景象如在目前。拍摄海南风光用椰树、芭蕉作前景,富有南国情调;用潇湘竹、英雄树、雪莲作前景,具有湖、广、天山的乡土气息。这些前景常常对主题是有力的烘托。 w1 u. y# F ②前景用来加强画面的空间感。结构画面时,镜头有意靠近某些人或物,利用其成像大、色调深的特点,与远处的景物形成明显的形体大小对比和色调深浅的对比,以调动人们的视觉去感受画面的空间距离。一些有经验的摄影者在拍摄展示空间场面的内容时,总力求找到适当的前景,来强调出近大远小的透视感。而且常常利用前景与远景中有同类景物,如同是人或树,由于远近不同,在画面上所占面积相差越大,则调动人们的视觉规律,来想象空间的能力就越强,纵深轴线的感受就越鲜明。9 F! ~; W* j/ A 8 c- Q% K: |/ u5 c$ D" o! u/ a8 \2 i+ o ③在表现一些内容丰富、复杂的事物时,有意将所要表现的事物中最富有特征的部分放置在前景位置上,以加强画面内容的概括力。比如一幅表现解放军帮助农民割麦的画面,许多人在割麦,很难分辨哪是军人,哪是老百姓。如果在画面的前景上,有意安排放得整整齐齐的衣帽、水壶,便将军队有组织地来帮助割麦这一事物的特征突出了,加强了视觉的形象语言。又如历史照片《淮海战场的一角》,用一尊大炮作前景,把具有战场气氛的形象放在显著位置上,在视觉上就给人以先声夺人的深刻印象。中层景物是解放军押着一队俘虏走下战场,再远处是弥漫的硝烟,画面上战场气氛很浓。而且这前景的大炮告诉我们,当时国民党的武器是精锐的,但仍然被打败了,这就反衬出了我军攻无不克的坚强意志。拍篮球比赛用球架作前景,拍足球赛用球门作前景,都明显地将这一运动的性质强调出来。利用一些富有特点的广告、标语作前景,突出某种时代特征,这在电影摄影中是常用的。. m9 I$ \2 F& z. a( y 4 x' y& |1 R5 J0 b7 _1 } ④设置前景以与后景景物作内容上的对比,来完成摄影艺术常用的对比手法。比如,前景是丰盛的食物摊,摆着面包,挂着香肠,后景是饥饿的儿童望着这些精美的食品,对比之下就把儿童的饥饿形象化了。香港摄影家的一些作品,用破烂不堪的棚子作前景与远处的高楼大厦对比;用衣服破烂的小姐弟作前景,看着远处阳光下穿着华丽衣裳去上学的富家子弟的对比,来表现香港社会贫富不均的阶级矛盾。有一幅反映青年题材的摄影作品,前景是两个穿着入时,提着录音机瞎逛的青年,后景是在公园长凳上专心看书的青年,两者对比,形成了令人深思的主题。3 Q) b V5 j* P9 m, ?, ` 6 b8 Q6 L' |( z4 E& P3 z: r ⑤前景的运用还给予观众一种主观的地位感,加强画面的感染力。如用门、窗、床或桌子的一角等具有地位特征的景物作前景,让其在画面上占有较大的位置,给观众以心理上的影响,无形中就会缩短观众与画面之间的距离,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亲切感,这对增加画面的艺术感染力是有利的。2 G4 z& Z b4 G8 a 前景的运用还能增加画面的装饰美,一些有规则排列的物体,以及一些具有图案形状的物体,用来作前景,使画面象装饰了一个精美的画框或花边,增加了美感,显得生动活泼。如有的通过大型的圆钢管的内壁来拍工人的劳动场面,画面具有圆型的图案;的通过花枝的空隙来拍人物活动,周围就像装饰了一个美丽的花环。一些有规则排列的竹篱,曲折变化的回廊,具有图案美的窗框等都可以装饰画面。 前景还有均衡画面的作用,比如天空无云显得单调时,用下垂的枝叶置于上方。有时画面下方压不住,就用山石、栏杆做前景,因色调深,使画面压住了阵角,达到稳定均衡。! n$ \% t v b! |: F 1 A% {3 U& R3 x5 P3 n ⑧近年来,在前景的运用上,人们常常用虚焦点、杂乱的景物来作前景,虚而且乱,观众不但能够接受,而且还觉得有意思。这是由于人们对摄影艺术的审美趣味也在变化发展,越来越趋向自然,要求有现场的气氛。前景的虚和乱可以强调出这种现场气氛,而且前景的虚也有助于突出主题的实,以虚衬实。前景的乱也是要打引号的,事实上是乱中有治,形似乱,却是以不妨害主体突出为原则,如果乱得连主体也淹没了,恐怕观众就难以接受了。 以上谈的是前景的几种作用,当然,这是为叙述方便起见分开来谈的,事实上,前景的运用往往是同时起其中的几种作用,一箭数雕。适当运用前景可以丰富画面的“词汇”,增加画面的“文采”。但是,前景不可滥用,可有可无时,宁可不用,以求画面的简洁。另外前景的形状、线条结构要尽可能优美,与主体紧密联系和呼应,结成一个整体,帮助表达主题思想。 - U' w9 f0 d) \ ) v% q6 p+ v7 F 2.背景:: D: f5 X! [) o ; t. m& m5 J+ N# V1 u$ ?& [ 背景,是指在主体的后面用来衬托主体的景物,以强调主体是处在什么环境之中,背景对突出主体形象及丰富主体的内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切造型艺术家都很重视背景的作用,雕塑、绘画、建筑等艺术都非常重视背景对主体的烘托。黑格尔在《美学》中说:“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想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及地方部位。”罗丹曾点明将他的一尊小爱神的雕像放在花园里,让花园作背景来装饰它。法国一位有名大画家的朋友,想送自己的儿子到他那儿学画,朋友谦虚地说:“我的儿子没有什么才能,但可以帮你画画背景。”大画家听了幽默地说:“要是这样,就不是他向我学画,而是我要向他学画,因为我画画到现在,常常最苦恼的就是画不好背景。”从以上的事例可以看出,雕塑、绘画艺术家对背景重视的程度。摄影艺术家同样懂得,背景对一幅摄影作品的成败有举足轻重之势。往往有这种情形:拍摄一幅作品,主体、陪体、神情、姿态都很理想,但由于背景处理的不好而功亏一篑。 B摄影画面的背景选择,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抓特征;二是力求简洁;三是要有色调对比。' A; g) e/ [5 u* Z 7 D) u' N3 U V& \, r ①首先要抓取一些富有地方特征、时代特征的景物作背景,明显地交代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时代气氛,以加深观众对主题的理解。比如有意地将一些能标志出地方特征的对象保留在画面中,如拉萨的布达拉宫,西安的鼓楼,上海外滩的钟楼等。这样,用不着看标题,就知道事件发生的地方。另外,还要注意抓取具有时代特征的景物,使观众了解画面内容的时代背景。如用立交桥为背景来拍摄北京的事件,让人一看,便联想到这事件可能发生在进入八十年代的北京。用冒烟的火车头或工厂的烟囱作背景,在五十年代还是使人感到生产蒸蒸日上,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能启发人们的审美感情。但如果在八十年代拍摄的工厂,仍然以冒烟的烟囱或火车头来作背景,就不会唤起人们的美感,反而使人产生有空气污染的忧虑。! W! k0 O( y( a3 `& C! G 有人拍摄人像很重视选取富有特征的环境背景来衬托人物的职业和性格特征,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画面上给背景留下足够的面积,选取一些足以产生丰富联想的景物来丰富人物形象的视觉语言,具有说明的象征的意义,有人称之为“环境肖像”。这种背景处理,无疑是象征性的。油画家汤晓铭画白求恩大夫肖像,背景是延安窑洞的土黄色,隐约地看到壁洞里的一盏小油灯。这盏小油灯便很能说明白求恩大夫所处的艰苦环境,没有电,自然也没有一切现代化的设施,但白求恩大夫精神饱满,乐观坚定,更显示出他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背景对衬托人物的性格,起了有力的烘托作用。摄影艺术同样应重视环境对人物的烘托。3 j4 \; A/ |. D2 c 背景的衬托有正衬、反衬之分,比如,幸福的儿童用鲜花盛开的花园作环境背景,是正衬;饥饿贫穷的儿童处在花花世界的繁华街道上,是反衬。 背景的处理力求简洁。有人说过这样的话:绘画和摄影艺术表现手段的不同,在于绘画用的是加法,摄影用的是减法。在一般情况下,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绘画反映生活总是给画面添上些东西,而摄影反映生活则总是千方百计地减去那些不必要的东西,而其中重要的是将背景中可有可无的、妨碍主体突出的东西减去,以达到画面的简洁精练。贪得无厌是失败之源,精简凝炼是成功之母。* B0 ]6 z# J7 X' h% `- R 仔细分析过许多摄影作品之后,就会发现许多有经验的摄影者都充分调动各种摄影手段以达到背景的简洁。有的是用仰角度避开地平线上杂乱的景物,将主要对象干干净净地衬托在空上;有的用俯角度以马路、水面、草地为背景,使主体轮廓清晰分明;还有的用逆光,将背景杂乱的线条隐藏在阴影中;有的用晨雾将背景掩藏在白色的雾霭之中;有的用长焦距镜头缩小背景范围,将不需要的背景景物排除在画面之外;有的用虚焦点柔化背景线条……。这些方法都可以收到简洁背景的效果。; u( L" b9 r/ E1 w! Q" a # ?" r4 T- Z1 h4 y- ` ③背景要力求与主体形成影调上的对比(在彩色摄影中要有色调对比),使主体具有立体感、空间感和清晰的轮廓线条,加强视觉上的力度。达·芬奇在《绘画论》中表达了这样一个塑造轮廓形状的法则:“你应当把那暗色的体态配置在淡色的背景上,如果体态是淡色的,那就应该把它配置在暗色的背景上。如果体态是有淡有暗的,那就应当把暗色的部分配置在淡色的背景上,而把淡色的部分配置在暗色的背景上。”这里揭示了绘画艺术的一条重要规律,即背景对主体形象的影调对比,是将所要表现的形象奉送于观众眼前的重要手段。所以,在摄影同行中也流传着这样一些处理背景的口诀:“暗的主体衬在亮的背景上,亮的主体衬在暗的背景上;亮的或暗的主体衬在中性灰的背景上;主体亮,背景亮,中间要有暗的轮廓线;主体暗,背景暗,中间要有亮的轮廓线。”大家在分析一些照片之后,就会相信这是必须遵守的。因为绘画和摄影都是平面造型艺术,如果没有影调或色调上的对比和间隔,主体形象就会和背景溶成一片,丧失被视觉识别的可能性。所以有人把画面影调色调的对比,比作运载手段,有了它,画面形象才会凸出来,送到观众面前。 背景的处理是摄影画面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在拍摄中细心选择,才能使画面内容精练准确,视觉形象得到完美的表现。: O O, j- R$ `, k) a ; Q: s q- v6 B) A* J 四、空白疏通气脉- }; ?1 r; |/ l5 {; T $ ~) C9 c! n7 V6 v* ? 摄影画面上除了看得见的实体形象之外,还有一些空白部分,它们是由单一色调的背景所组成,形成实体形象之间的空隙。单一色调的背景可以是天空、水面、草原、土地或者其它景物,由于运用各种摄影手段的结果它们已失去了原来的实体形象,而在画面上形成单一的色调,来衬托其他的实体形象。' @7 C Z' }% E7 I5 w' G: p5 ^ 空白虽然不是实体形象,但在画面上同样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沟通画面上各对象之间的联系,组成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纽带。空白在画面上的作用,如同标点符号在文章中的作用一样,能使画面章法清楚、段落分明、气脉通畅,还能帮助作者表达感情色彩。下面具体分析一下画面空白部分的处理及其所起的作用。1 x! I% |* d" R I. |# x$ Y 画面上留有一定的空白是突出主体的需要。有经验的摄影者都有这样的体会,要使主体醒目,具有视觉的冲击力,就要在它的周围留有一定的空白。比如拍摄北海白塔,人们很自然地就将塔安排在明净的天空上,周围不与其它物体重叠,使塔轮廓清晰并具有吸引人们视线的力量。拍摄人物也总是避免头部、身体与树木、房屋、路灯及其它物体重叠,而将人物安排在单一色调的背景所形成的空白处。在主体物的周围留有一定空白,可以说是造型艺术的一种规律。因为,人们对物体的欣赏是需要空间的,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如果将它置于一堆杂乱的物体之中,很难欣赏它的美,只有在它周围留有一定的空间,精美的艺术品才会放出它的艺术光芒。欣赏芭蕾舞剧会发现,凡是男女主角的精彩表演段落,群众演员都不在场,整个舞台空间都让位给主角表演。这样,舞姿的每一个细节,手臂的颤动,脚步的轻盈,就会和盘托出,拨动观众的心弦。如果满台都是演员,观众的感受就不会细致了。北京故宫的建筑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其空白布局,使建筑条理分明,严谨有序。其主体建筑太和殿周围留有三万平方米的空间,使它的雄伟气势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威力。摄影艺术的画面布局也应遵循这一法则,给主体周围留下单一色调的空白来突出主体。* \- l% E/ H0 }6 r. A; H0 I 画面上的空白有助于创造画面的意境。一幅画面如果被实体对象塞得满满的,没有一点空白,就会给人臃肿、压抑的感觉。画面上空白留得恰当,才会使人的视觉有回旋的余地,思路也有生发的可能。人们常说“画留三分空,生气随之发”,空白留取得当,会使画面生动活泼,空灵俊秀。空白处,常常洋溢着作者的感情,观众的思绪,作品境界也能得到升华。画面的空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实处的延伸,所谓空处不空,正是空白处与实处的互相映衬,才形成不同的联想和情调。比如齐白石画虾,几只透明活泼的小虾周围大片空白,没有画水,但人们觉得周围空白处都是水。建筑艺术也很讲究运用空白的布局,来创造某种意境。如北京的天坛,本是封建帝王祭天的场地,向天祈祷丰年,祈祷平安。所以这一建筑回绕这一意图创造了一种神圣的意境。天坛的占地面积比故宫大三倍,但建筑物只占全部面积的二十分之一,长长的通道,直达高高的台墀,一边是苍穹似的蓝色圆顶的祈年殿,一边是祭天的圜丘。那时,城郊再也没有比圜丘更高的建筑物了,周围一片空旷,白玉栏杆的圜丘,一层一层高出于凡尘之上,一层九级,拾级而上时,使人不觉有升腾之感,立在圜丘中央,似与天接,与苍天说话似乎也近了。可以想像,当年皇帝祭天之时,即使再昏庸,此刻也不能不慑于上天的鉴察,要为老百姓祈祷丰年了。古代的庙宇、佛塔,其造型都像升向天国的阶梯一般,映衬在空阔的蓝天之上,其建筑都是讲究意境的。各类艺术总是相通的,摄影艺术在经营画面的空白时,应从中吸收营养。5 R- ?; Q9 y3 D7 B( | 空白还是画面上组织各个对象之间的呼应关系的条件。不同的空间安排,能体现出不同的呼应关系。所谓呼应,总是由两个对象之间有一定距离构成的。如两个对象紧挨在一起,也就无所谓呼应,反而处于相对安静状态,互相之间的吸引也消失了。一切物体因形状不同,使用情况不同、线条伸展方向不同、光线照射不同等等情况,都会显出一定的方向性,有向背关系。要仔细体察物体的方向性,合理地安排空白距离,以组织其相互的呼应关系。古代画论说,画面应当做到“人有向背,物有朝揖”。就是指的画面上对象与对象之间要有联系和呼应,而这是靠一定的空白留取、安排来达到的。 空白的留取还与对象的运动有关。一般的规律是:正运动着的物体,如行进的人,奔驰的汽车等对象,前面要留有一些空白处,这样,才能使运动中的物体有伸展的余地,观众心理上也觉通畅,加深对物体运动的感受。如果运动着的物体前面顶住了其他的对象或紧挨在画面的边缘,运动就像受到了阻碍,观众看着也不舒服。人的视线也是一种具有运动感的力量,在人物视线的前方多留一些空白处,也是合乎人们欣赏的心理要求的。当然,这是一般的规律,在创作中常有例外。比如,行走的人如果强调其后面飘拂的头巾、衣裙,强调奔驰的汽车、马匹后面腾起的泥土烟尘,这时,后面留下的空间可以比前面多,那是因为条件有所转化。顶住画面边缘的人如果正回头往后看,后面的空白处就有了意义,画面也就不别扭了。总之,要善于灵活地、具有独创性地运用空白。 画面上的空白与实物所占的面积大小,还要合乎一定的比例关系,防止面积相等、对称。一般来说,画面上空白处的总面积大于实体对象所占的面积,这样画面显得空灵、清秀。如果实体对象所占的总面积大于空白处,画面重在写实。但如果两者在画面上的总面积相等,给人的感觉就显得呆拙,平庸,这是一个形式感觉的问题。对此,艺术家们常常有所突破,有所强调。我国古代画论说“疏可走马,密不通风。”也就是说在疏和密的布局上走点极端,以强化观众的某种感受,创造自己的风格。摄影画面上空白的布局也应创造性的运用,在只尺画幅之中变化出万千世界,或近或远、或疏或密、或虚或实,用心经营,使画面常出新意。我国老摄影家薛子江的《千里江陵一日还》,密密叠叠的山群,一线江流,画面雄浑。空白的留舍及空白处与实处的比例变化,的确是一项创造性的画面布局的内容。 a6 H5 S 五、整体力求均衡 d' O" N 在把画面的各个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的过程中,还要审度一下画面是否均衡。因为均衡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心理要求和形式感觉。画面均衡与否,不仅对整体结构有影响,还与观众的欣赏心理紧密地联系着。现实生活中,一切稳定的物体都有均衡的形式,桌子四条腿是稳定的,如果三条腿则一定将它们形成均衡的鼎足之势才会稳定。盖房子如果下面小上面大,就给人一种不稳定的感觉,挑担子一头重一头轻时,支撑点只有偏向重的一头才会稳定。劳动中人们的姿态虽然变化着、运动着,但在变化中又达到新的均衡,形成劳动的节奏,如锄地必须前腿弓、后腿蹬,这是求得身体均衡以合乎这一劳动特点的姿势……许许多多的生活现象培养了人们要求均衡的心理,并且在人们的审美过程中起作用。 一幅画面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均衡、安定的,使人感到稳定、和谐、完整。但艺术作品的均衡不等于对称和平均。因为对称和平均虽然容易取得均衡的效果,但常常平板、呆滞,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而艺术上的均衡应是变化中的均衡,和心理感觉上的均衡。比如有这样一幅照片:下方是一片空白,远处无任何景物,天空连一点云彩也没有。这样,上方就没有吸引人们视线的东西,显得下重上轻不均衡。相反,上方若隐约地显示出一座塔影,虽然面积小,影调浅,但它具有吸引人们视线的力量。因为人们在欣赏画面时,视线能由上至下移动流转。上下有了呼应,画面就能达到均衡。如果没有塔影,而是两只小鸟在飞翔,同样也可起到均衡画面的作用。远方塔影或小鸟的地位,就叫补白的地位。$ J. {0 @5 _+ C( D6 \; E$ U! V 利用人们要求均衡的心理因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加强画面的表现力。如强调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时,则要求画面均衡平稳,甚至有意地采取对称式的均衡,从四平八稳的对称均衡中显出一种古朴的庄重的美。如拍摄中国的古建筑、庙宇、庄严的会议全景等等,常有意地运用对称的均衡形式。在一些强调幽雅、恬静、柔媚的抒情性风光画面及生动活泼的人物、情节画面中,要求的是变化中的均衡。画面上可以有疏有密,有虚有实,但整体的感觉应该是均衡的。如果画面有不均衡处,则会成为明显的缺点,甚至招致失败。 均衡还可以从另一方面来加以运用。即有意地违反均衡的法则,使画面从不均衡中造成某种动荡感,像受到外界冲击一样。如有些表现滑雪、冲浪等运动的画面,常常采取对角的斜线,整个的线条都向一方倾倒,使观众感受到强烈的动感。看上去很不均衡,但是它突破了一般的构图原则。仔细分析一下,作者正是在对一般构图法则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大胆地利用不均衡的变格形式来深刻地表达主题的。 T G8 \! ?2 C3 v! ^# v5 D 0 c! h$ x& F/ B( p I' U 六、正确选择拍摄点 所谓拍摄点,是指照相机与被摄对象之间的空间位置。它包括拍摄距离、拍摄方位和拍摄角度。 拍摄点的选择,是摄影构图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都知道,摄影创作离不开构图,就象文学写作不能没有章法一样。摄影创作的对象不外乎人、景、物,摄影构图就是要处理好人、景、物在照片画面中的布局和相互关系,借以表现作品思想形象的本质,披露作品的内在含意。在摄影构图的诸因素中,拍摄点的选择是首当其冲的,拍摄点选择得是否妥当,是直接影响摄影构图优劣的重要因素。摄影画面的布局与构成,主要是由选择拍摄点来完成的。$ d% \. o1 Y; F! a6 O; p 当我们选定了拍摄对象之后,照相机与被摄对象之间的距离、方位和角度,是决定着所摄照片画面性质的三要素。其中,距离是一个基本要素。一般来说,照片画面形式的一般特征是由景的大小决定的,距离之远近与景之大小有直接关系;方位和角度的功能,?" j6 E: N1 z$ e& J: R$ [ 1.拍摄距离 s; I @. s7 l( F 拍摄距离,是指拍摄点与被摄对象之间距离远近变化的关系。拍摄距离的选择,体现在照片画面上就是景别的变化。通过距离的远近变化,来确定景物形象的大小以及所包含的空间范围。通常所说的景别包括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在摄影创作中具体选择哪一种景别,是由摄影者根据被摄对象的性质所产生的艺术构思和立意来决定的,其目的在于更鲜明地表达主题内容,更生动地表现对象特征,更完美地创造新颖的构图形式。# \0 d0 }! g. x: `( v, r 使用同一焦距镜头的照相机,由于拍摄距离的变化,产生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不同的景别。现分述如下: ①远景9 j Z" z$ Z& B V 距离被摄对象远处拍摄,它包括的景物范围大。远景主要以大自然为表现对象。古代画论说“远取其势”。远景总是以自然的气势取胜,表现地形特征,地理位置,山川形势及气候变化所产生的环境氛围等等。因此,结构远景画面,要从大处着眼,注意整体气势,处理好大自然本身的线条,如山岳的起伏、河流的走向、田野的图案、沙漠、海洋所特有的色调和线条等,并且要善于运用各种流动的因素,比如大气的状况,云彩的变幻,风雨阴晴,它们都是远景画面中动人的因素。 ②全景8 |1 |7 F# g" K 以表现某一个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它所处的环境为目的。全景用来交待事件发生的环境及主体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与远景比较,全景有较明确的内容中心。全景范围的大小总是与主体对象有关,是与主体对象的大小相对而确定的。比如人和其所处的室内的全景,自然要比人民大会堂的全景范围小得多,但它对主体事物来说都是以全景来称呼。结构全景画面,主要考虑环境与主体物的某种关联,注意主体整体的固有特征的轮廓线条,主体与周围环境的呼应关系。以达到内容上的丰富和结构上的完整。+ k6 \$ }! H T4 ` ③中景 目的在于表现某一事件或对象的富有表现力的情节性和动作性强的局部,表现事物矛盾的焦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联系等。中景常常以动作情节取胜,环境降到次要地位,如果是静的物体,也总以该对象中最有趣味,最引人注意的部分,如人民 ④近景, i1 F" u/ Q1 n6 y v# l 近景主要用以突出人物的神情或者物体的细腻的质感。“近取其神”、“近取其质”都说明了近景表现的特点。人物近景,面部表情是画面的主要内容,眼睛成了画面的中心部分,所以近景要处理好眼神光,以眼传神。近景拍摄物体时要运用好光线,表现好物体的纹理、质地。; P0 }' A4 m, D: j7 i . g6 w, n( f4 Q4 a) Y ⑤特写 较近景更进一步,把对象的某一局部充满画面,从细微处来揭示对象的内部特征。较之近景,特写更重视揭示内在的动感,通过细微之处看本质。拍摄特写,成功的关键在于独具慧眼的观察力,能抓取一些值得特写的局部,以打开观众窥见事物内在的窗户。比如人物的眼睛常常是特写的内容,因为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的确,通过人的眼睛,可以窥见人物的内心感情。其次特写人的手,手是一个人行为和动作的焦点,能看出人的职业、年龄等特征。手还有丰富的“表情”,戏曲行话中说:“指能语”,日常生活中人们就常常运用各种手势来帮助表达感情。特写雪枝下的一朵小迎春花,春天的一株小草芽,夏日的一朵荷花,秋天的一片红叶,都能给人以生命的欢悦,比其他的景别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心弦。所以,特写常常富有寓意性和抒情性,较为含蓄,能启发人们的想象力。4 z6 g& K/ F0 d' _$ _3 I. a 景别的确定是摄影者创作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别运用是否恰当,决定于作者的主题思想是否明确,思路是否清晰,以及对景物各部分的表现力的理解是否深刻。比如,拍摄芭蕾舞演员的舞姿,若不远不近恰恰去掉舞蹈者的足尖;拍精心检验产品,而手却不在画面之内;需要强调神情又远得看不清面目;需要强调气氛的没有给予舒展的空间等等,都是思路不清的毛病。至于有些人事先不构思好景别的运用,往往先拍下来再说,需要中景、特写靠放大后再剪裁,这就是不了解拍摄距离对画面形象的质量和表现力的影响。要保证完美的画面质量,景别的确定要尽可能在拍摄时一次完成。; @ M: ?/ `: w3 v) H 2、拍摄方位 I, O" R( F 拍摄方位,是指拍摄点与被摄对象之间在同一平面上的对应关系。9 s4 F! l8 ~& ~4 c$ b 以被摄对象为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三百六十度范围内,任何一个方位都可以作为拍摄点。不同的方位有各自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方向能获得不同的画面结构。 d拍摄方位的变化,体现在照片画面上就是构图形式的变化。通过方位的选择来确定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结构方式,使主体、陪体与背景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构图形式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由于拍摄方位的变化,产生了正面构图、侧面构图、斜侧面构图、后侧面构图和背面构图等不同的构图形式。" b/ R5 G B3 D d; I6 D % }. P! [! E4 o# w1 V! G ①正面构图7 E' n* r. Y7 w) Q! V! ~ 照相机的方位正对着被摄对象的正面拍摄,即产生正面构图效果。这种构图形式在国画中称为正局。: d$ X4 `0 z. s- E: d3 ? 正面构图,能够清楚地展现出被摄对象正面的形象特征,让观众可以看到正面的全貌。在这种构图中,被摄人物占据画面的中心部位,面对着观众,似乎可以通过眼神、表情和姿态与观众产生交流和联系,具有吸引力和亲切感。被摄景物则可表现其对称的风格特征。假如用正面构图拍摄天安门,许多平行匀称的线条,构成一种平稳、凝重的感觉,以国徽为中心,左右两侧完全对称的建筑风格,在构图中更加强了均衡的效果,让人产生一种肃穆、庄严、稳定的视觉印象。在新闻摄影中,每当报道党代会或人大会议时,常采用正面构图来拍摄大会的正面场景,往往以俯摄角度表现主席台上的横幅会标和众多的与会者,突出体现会议的庄严隆重气氛。 在人像摄影中,对于那些五官端正、面部结构正常的人物形象,可以采用正面的方位拍摄。正面构图的形式能够塑造端正脸型的正面特征,通过眼睛的神情和面部的表情来揭示人物的内在性格特征。拍摄正面人物肖像,除了选择面部形象正常的被摄对象以外,还要注意处理好被摄对象的姿势和手势,使双手处于合理的位置。在拍摄时要准确地抓取人物面部的细微表情,这种神情往往是通过眼神来传递和流露的。 任何构图形式都有其长处,也有其不足。正面构图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有三点:其一,容易给人一种呆板、缺乏生气的印象;其二,画面中的各种平行线条难以产生透视效果,不易表现空间深度;其三,画面是平均地展现正面的各部位,不易使主体突出。这种构图形式不适于表现活泼气氛和富有运动性的主题。 R1 L' {0 q' `2 I7 ~9 ^' v ②侧面构图 照相机的方位与被摄对象成90度角拍摄,即产生侧面构图效果。这种构图形式在国画中称为偏局。 侧面构图,能够明确地表达出被摄对象的侧面形象特征,适于表现人物或景物的侧面轮廓效果,使整个画面结构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在拍摄某些运动中的被摄对象时,能够加强活跃、动荡的效果。例如在体育摄影中表现运动员跑步、跳跃和赛车赛马等运动项目,侧面构图可以产生强烈的动感,具有你追我赶的动势。 在人像摄影中,运用侧面构图可以塑造被摄对象的侧面轮廓形状。凡是侧面形象比较端正的人物,均可采用侧方位拍摄,表达其侧面的某些特征,表现侧面轮廓形象的健美或秀美。拍摄侧面人物肖像,除了那些五官端正、侧面轮廓线条富于变化的人物之外,尚有少部分面部形象不够端正,或脸面左右存在某些缺陷的人物,可以运用侧面构图来掩饰有缺陷的部分,美化人物形象。4 V8 f4 f$ c3 p! i0 l; M" D+ x) S 侧面构图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是:运用侧面方位拍摄某些建筑物或其他物体,由于只能表现侧面的特征,同样产生了正面构图的某些缺陷,侧面的一些平行线条也难以产生汇聚,使主体物的透视效果大为减弱,这是其一;其二,由于只能看到侧面特征,正面的主要特征难以表达,构图容易流于散漫和不集中。这种构图不适于表现平静、严肃的主题。- c# g1 _7 O$ t, z7 p $ r5 |7 y1 d5 U B ③斜侧面构图 照相机的方位处在被摄对象的正面至侧面之间的某点上拍摄,即产生斜侧面构图效果。 斜侧面构图,既能表达出人、景、物各种被摄对象正面的主要特征,又能展示侧面的基本特征,实际上是表现了被摄对象的“两个面”,使构图形式生动活泼,富有立体感。在这种构图中,各类线条均按一定的方向由近而远汇聚,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有利于加强空间纵深感和表现物体的立体感。运用斜侧方位拍摄,将画面中的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等配置适当,可以产生强烈的透视感,增加景物的层次,使构图清新活泼,富有生气。在某些情况下,把主要的被摄对象置于线条透视的会合处,虽然主体占据了较小的面积,并处于画面的深处成为一个“点”,但是观众的视线却能够随着透视的变化而落到这个“点”上,这种最引人注目的点,通常称为视点。 在摄影创作实践中,由于广大摄影者充分认识到斜侧面构图能够加强立体感,富有层次和透视感,易于突出主体的特点,所以采用斜侧方位进行拍摄者居多。运用这种构图形式所创作的优秀摄影作品举不胜举。 在人像摄影中,采用斜侧面构图和侧逆光照明,可以使被摄对象的正面和侧面的“两个面”形成鲜明的明暗对比。使人物五官中的眉、眼、鼻、嘴各部位的线条产生透视变化,更加强了人物的立体形象,能较好地表现人物面部的皮质感。同时,斜侧面构图还能够使人物所处的环境特征得到适当的表达,用环境的空间深度、明暗对比、虚实变化来烘托主体对象,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在拍摄人物肖像时,可能会遇到个别人物的两只眼睛或两只耳朵大小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斜侧方位来拍摄,把眼睛较小的一侧靠近照相机镜头,依赖镜头的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使两眼大小不一的缺陷得到适当纠正;至于两耳大小不一,则可将一只有“缺陷”的耳朵“隐藏”在观众所看不到的背侧面,在画面上只出现一只耳朵,观众就会感到一切都是正常的。拍摄人像时,要尽量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塑造和美化人物形象。 ④后侧面构图3 S T- ~! l [! L) u: l$ R 照相机的方位处于被摄对象的侧面至背面之间的某点上拍摄,即产生后侧面构图效果。 后侧面构图,是表现被摄对象背面和侧面某些特征的一种构图形式。它与斜侧面构图的拍摄方位正好相反,所类似的是同样表现了被摄对象的“两个面”,立体感较强,各类线条也与斜侧面构图一样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透视感。这种构图形式大多用于表现人物的背部特征,或以人物后侧面作为前景来展示环境和背景特征。 在人物肖像摄影中,有时为表现人物的背面和侧面的某些特征,常采用后侧方位来拍摄。例如表现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头饰,运用后侧面构图形式,既可清楚地表达人物头部和背部的一些精美图案的色彩效果,又可看到人物侧面的基本形象。 ⑤背面构图 背面构图,能够表现被摄对象的背部特征,通过背面形象来表达作者艺术构思中的含蓄意念。 利用背面构图形式所创作 的优秀摄影作品并不少见。在这类作品中,通常是以人物的背影姿态作为前景,透过背影看到远景环境或背景特征。例如前苏联摄影艺术作品《未来的船长》(加利娜·桑科摄影),表现两个孩子站在岸边,凭栏眺望远处起航的巨轮,向往着将来能成为扬帆远航的船长。这幅作品的构图方式是以两个孩子的背影为前景,由深黑色的前景影调透视到远处朦胧中的船只,形成了较强烈的影调对比,远景与近景之间的虚实对比,产生了以虚托实的效果,有利于主题的表达。 N5 S0 M5 x& ?$ s v7 B 选择不同的拍摄方位,产生不同的构图形式,都是作为摄影造型的表现方法而存在的。从理论上讲,不同方位所构成的构图形式均有其自己的特点和缺陷,但不能因此而主观武断地给各种构图形式打上优劣的印记。任何一种构图形式,只要它与某些被摄对象特点相结合,充分发扬其特点而避免其不足,能够深刻地揭示主题思想,并给人一种美感,即可称之为优良的构图形式,且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摄影作品。 N" X( O& g' |& J" z 3、拍摄角度2 h# w' p2 S% F' j+ J 拍摄角度,是指拍摄点与被摄对象之间的水平线高度的变化关系。( J+ T4 `' y7 O5 o 拍摄角度的选择,体现在照片画面上就是地平线之高低和被摄对象平面结构的变化。通过角度的选择来确定拍摄方位在垂直线上的高度,以适应塑造主体形象和表达主题思想的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观察处于不同高度的各种物体时,常采用的方法不外乎三种:等高的则平视,较高的则仰视,较低的则俯视。如果对同一物体采用平视、仰视、俯视来观察,则可看到垂直面、底面与顶面三种不同结构的立体效果。如果在同一环境中拍摄同一个人物的肖像照片平视角度可以表现人物的正常脸型,地平线处于人物头部以下的适当位置,背景是天地各半;仰视角度以天空为背景,表现人物形象的高大,地平线则被压低到画面以外;俯视角度自头部向下产生透视,显得头大身体小,地平线升高到画面上端,以水面和地面作为背景。 将生活中以不同的高度观察物体的三种视觉现象,应用到摄影创作实践中,就形成了平摄角度,仰摄角度和俯摄角度三种造型效果。 v. o2 e; T6 i" M ①平摄角度 拍摄点与被摄对象于同一水平线上,以平视的角度来拍摄,这种角度称为平摄角度。 平摄角度所构成的画面效果,接近于人们观察事物的视觉习惯,它所形成的透视感比较正常,不会使被摄对象因透视变形而遭到歪曲和损害。因此,这种平摄角度的表现方法在摄影实践中应用最广泛,运用起来比较快捷方便。/ O, l3 b+ N( }3 C; C& R 在人像摄影中,凡属身份证、工作证所用的半身免冠照片,均应以平摄角度和正面构图来拍摄;其他肖像照片,运用平摄角度也居多数。凡是人物面部结构比较正常者,通常应采用平摄角度,它可以使五官端正的脸型得到较好的表现。这种角度所拍摄的人物肖像,容易引起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有一种平易亲近的感觉。 \平摄角度的拍摄方法,适于表现具有明显线条结构或有规则图案的物体,不致因透视变形而损害线条和图案的正常结构。凡是翻拍一些平面的文件资料之类的东西,均需采用平摄角度来拍摄。2 B9 V! N, d( |' X2 S* s- ~ 平摄角度的缺陷和不足之处是往往把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前后各种景物,相对地压缩在一起,缺乏空间透视效果,不利于层次感的表现。3 w' Q1 S& j( h* g ②仰摄角度4 [& \. Z. B4 N8 G7 N: Q$ f% |/ ^$ y 拍摄点低于被摄对象,以仰视的角度来拍摄处于较高位置的物体,这种角度称为仰摄角度。 仰摄角度的视平线较低,如果以仰摄角度拍摄室外的各种景物,可以在照片画面中造成很低的地平线或水平线,使杂乱的背景掩盖在较低的地平线以下,天空作为背景占据了画面中相当大的面积,前景高大,主体突出,能够改变前后景物的自然比例,产生一种异常的透视效果。 在体育、舞台摄影中为了强调表现某些运动员和舞蹈演员的跳跃动作的高度,采用拍摄点较低的仰摄角度极为有效。这种低角度可以把被摄对象有限的跳跃高度极大地夸张,形成一种展翅凌空的视觉效果。$ ^( o& Q' S2 I- G 用仰摄角度拍摄某些竖立的物体和高大的建筑物,可以收到挺拔直立、刺破青天的效果;拍摄有人物活动的某些场面,能够获得朝气蓬勃,升腾向上的效果。 在人像摄影中,仰摄角度不仅可以突出表现人物形象之高大,还可以纠正和弥补某些脸型上宽下窄或下巴以及口型比例过小的缺陷。 运用仰摄角度拍摄,仰角之大小,与距离的远近有关,距离愈近,仰角愈大;距离愈远,仰角愈小。根据不同被摄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仰摄角度,才能增强摄影构图的表现力。如果仰摄角度运用不当,容易产生严重变形或使直立的物体向后倾倒。这样的构图效果,将损害被摄对象的正常形象。$ p# k$ N$ H$ _) I5 D0 Q ③俯摄角度 拍摄点高于被摄对象,以俯视的角度来拍摄处于较低位置的物体,这种角度称为俯摄角度。 俯视角度的视平线较高,如果以俯摄影角度拍摄带有地平线的景物,地平线往往被置于照片画面的上方,地面景物占据画面中的绝大部分,天空常常只占一线的位置。在有些情况下,俯摄角度较高时,整个画面全部被地面所占据,天空和地平线在画面上完全消失。在俯摄角度所拍摄的画面中,主体人物或景物与广阔的空间相比,显得渺小。犹如登上泰山极顶,环顾四周,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要想在照片画面上表现更广阔的场景,就需要尽可能升高拍摄点。当拍摄点升高到空中时,即通常所说的航空摄影,简称航拍。航拍所构成的画面,可以使远近景物在照片中由上至下有层次地平展铺开,最大限度地表现自然的空间感,能够清晰地交待总体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完整概念。航空摄影所形成的俯摄角度,一般称为鸟瞰。# D; t, t* {1 f- |4 g# z 俯摄角度适于表现规模和气势,能富有表现力地展示巨大的空间效果。它适于表现辽阔的原野、大规模经济建设场面以及群众集会壮观的宏大场面等等。在体育运动和文艺表演中,常常用俯摄角度来展现优美的图案效果,或以净化的背景衬托被摄对象形体姿态。& C/ n& O! T/ _( X+ [0 y 在人物摄影中,俯摄角度应用不当,会对人物的形象起到丑化作用。一般来说,不宜用过大的俯摄角度拍摄面部结构正常的人物肖像。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例外,个别脸型上窄下宽的人物,用俯摄角度拍摄,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可以适当纠正和弥补脸型上的缺陷,获得面部结构正常的效果。 拍摄角度是依据拍摄点的高低变化而产生的,不同的拍摄角度具有不同的表现力。在摄影实践中,要依据被摄对象的形象特征,根据摄影者的创作要求,来选择运用各种拍摄角度,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艺术造型手法和理想的构图形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选择拍摄点不能离开距离、方位、角度三要素,这三个方面相互之间既是互相制约,又是相辅相成的。正象大文学家苏东坡的妙句中所概括的那样,对任何景物采用“横看”或“侧看”,以不同的“远近”或“高低”来观察,均可以得到“成岭”或“成峰”的“各不同”的印象。在摄影创作中,选择不同的拍摄点,所形成的照片画面的构图形式是千变万化的。在这“万变”之中,有一点是不变的,即拍摄点的选择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的需要,必须符合摄影者的创作意图。只有这样,作者对客观世界的体验、认识、评价和感情色彩,才能够通过恰当的拍摄点所形成的新颖的构图形式表达出来。1 K% F/ z5 }9 |3 ~2 B# @7 } & {$ Y: G' P1 m5 N* { 最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优秀的摄影作品取决于鲜明的主题和完美的构图形式;完美的构图形式取决于拍摄点的选择;理想的拍摄点取决于三要素:距离、方位、角度。1 T7 S# v% F. ~/ m3 [$ n |
2008-4-14 20:48:31
能不能简单些?
想提二点建议。一是语言可否再简单些。二是能不能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来说明相关的理论,看起来更有针对性,也更好理解些。
初学浅论,望影像兄海涵。
2008-5-11 23: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