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梯登上老家的房顶,久违的豁然依然让我着迷。放眼望去,满目的寻常景象里,在我看来却是一步一景。环顾周围,不乏闲置甚至倾颓坍塌的老房子,它们的数量在逐年递增,但又无不亲切承载着时光的变迁,流淌着记忆的音符。 此刻,天清日朗,心绪飘飞,看白云依依环抱着乡村,耳边不由回荡起那深情的旋律——《故乡情》…… 一马平川的平原,故乡没有山、没有水,却一直在心里蜿蜒着如水的情怀。年少的记忆,掩映在斑驳的树影后,仿佛枝桠后的夕辉,闪烁迷离,清晰却又难辨…… 儿时的我是个上树爬墙的主儿,除了咱自幼“伸手敏捷”,还喜欢那番登高望远的惬意美妙。那时弟弟还小,姐妹4个中只有瘦小的我敢从偏房经过院墙再爬到北房顶上去…… 其实,眼前的老房子已算“升级版”,是我从十多岁搬进来的。眺望远近的路段、沟渠,旧日的形貌虽有改变,但我仍能准确地搜寻出:哪个位置的沟旁,我曾经傍晚爬树,攀折喂羊的树枝;哪个方向的田地,我曾到劳作的父母那里要来钥匙,自己回家准备上学的干粮;不远处那条蜿蜒的小路,又是怎样从家门口延伸到村口的大道;哪块儿里原是当年的打麦场,还有麦场上那昔日枯燥、后来被岁月过滤得越发悦耳的碌碡(碌碡,音同六轴。本地叫hun,去声)声响…… 而更早的记忆,已然遗落在村中心那处挂耳的土坯房里——南墙下的枣树、门外的地瓜窖、奶奶的丝瓜架以及拐角处那方被人们坐得滑溜溜的石墩,我甚至还记得,年幼的我在一个七夕晚上,一个人天真地跑到丝瓜架下偷听牛郎织女相会的私语…… “漫步”在房顶,徜徉在无边的怀想里,直到黄昏的一缕炊烟在思绪深处袅袅升起,我才送走落日,眷眷地缘梯而下。 ![]() |
2013-4-28 19:39:15
2013-4-28 19:39:16
2013-4-28 19:39:17
2013-4-28 19:39:18
2013-4-28 19:39:19
2013-4-28 19:39:20
2013-4-28 19:39:21
后邻已经很少住了
2013-4-28 19:39:22
2013-4-28 19:39:23
前邻已经坍塌
2013-4-28 19:39:24
2013-4-28 19:39:25
2013-4-28 19:39:26
2013-4-28 19:39:27
2013-4-28 19:39:28
2013-4-28 19:39:29
2013-4-28 19:39:30
拍不出炊烟的理想效果
2013-4-28 19:39:31
2013-4-28 19:39:32
2013-4-28 19:39:33
2013-4-28 19:39:34
2013-4-28 19:39:35
2013-4-28 19:39:36
2013-4-28 19:39:37
2013-4-28 19:39:38
原来三间外加挂耳的土坯房,后来前面换了砖,耳房去掉,如今是父母的菜园。
2013-4-28 21:10:35
13、14不错。
2013-4-29 06:49:12
2013-4-29 07:48:47
2013-4-29 11:54:37
2013-4-30 13:19:28
2013-5-1 17:31:20
看得出这好像也许差不多是宁津 印象那里平顶房多
2013-5-1 19:20:33
感谢老乡支持评点
2013-5-1 19:21:28
那是一种很好玩儿的项目,不信你试试~~~
2013-5-1 19:22:48
感谢老师支持
2013-5-1 19:23:29
感谢好友关注鼓励
2013-5-1 19:24:54
感谢老乡支持
2013-5-1 19:27:39
感谢鲁版加分鼓励
前段我又去了本地省界的漳卫新河,我多想有一天有机会沿河骑行啊~~~~
2013-5-1 19:44:43
这个...我家的房子太高,哪天找个一层的试试
内个....我悄悄告诉你,我看见同类笨鸟同学了....她好有意思呢
2013-5-4 06:44:18
2013-5-4 10:17:30
2013-5-5 07:49:54
感谢贝版加精鼓励
2013-5-5 07:52:07
感谢好友关注鼓励,您的美评足以说明写出的东西会更好!
2013-5-8 16:44:17
2013-5-8 21:00:30
感谢您的关注,一起学习
2013-5-10 08:53:34
2013-5-16 20:39:04
感谢运河纤夫老师关注支持
2013-5-16 20:44:35
感谢大姐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