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行,行行有沉淀的精粹,也有肤浅之糟粕。每个行业也都存在流行于本行业的通病、毛病、陋习甚至是恶习。当然,每个行业也都积累了属于本行业的精英和有价值的文化。努力寻找本行业积淀的精粹、侧眼审视本行业的积弊,防止一旦不留神走了弯路“误入歧途”,学偏了,就会浪费很多时间。我把从相关资料和几十年照相耳闻目睹摄影人的十个误区写在这里,请您积极理解,不要对号入座,如果不留神碰到哪位,纯属偶合,绝无嘲弄。有心成为摄影家的,可以仔细对照一下,看看是否沾了某些误区的边?
  一、唯武器论,重视器材,轻视功力。  但凡碰到影友,一般谈论最多的,就是买什么、用什么器材。认为拍出好照片是因为使用了好器材,用好器材才能拍出好照片。有的甚至在使用什么器材的问题上,争的不亦乐乎,出现了某某“相机派”。器材确实有高低之分,但是,它决不能说明一个人的摄影水平高低。有高级器材只能说明有钱,不能说明有摄影造诣。靠器材自慰并唬人的,只是内虚的表现。使用高级相机与摄影功夫和摄影态度不是一码事。有时也许正好相反。
  一个人的器材观,可能就是他的摄影观。我们重视器材,但绝不是“唯器材”,不搞“唯武器论”。决定照片优劣的,是镜头后面的人,而不是器材本身。摄影器材由于制造成本不同,确实存在差异,但是这种差异极小,一般不会被肉眼发现,只有在严格的实验室条件下才能测到不同。作品拍得不清楚、画质不佳,肯定是技术掌握不当所致,那是自身的技术不够,不是器材的问题。我见过太多的人有高级数码相机,但是却不会基本设置;见过有人手持长枪短炮但是连端相机的基本姿态都不对的;还有许多人不能够背诵整级光圈,不知道景深三要素等,重器材,轻技术是一种普遍现象。没有过硬的摄影基本功,纵有再好的器材,也不会成为摄影家。无论使用什么器材,都要以系统的摄影理论知识和坚实的摄影训练为基础,决定摄影成就的,是人,不是器材。
  二、唯名山大川,忽视身边题材。
  现在有一种近乎公式般的说法:照相就是捕捉美的事物,捕捉美的事物就是到远处的名山大川拍风景,于是,照相就等于拍名山大川的风景。除了讨论器材,摄影人见面最多的话题,就是比谁去过的地方多,看谁去的地方奇特。人们对拍远处的风景始终怀有极大的激情,风景在远方,风景在险境,而对于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没有兴趣,包括自家身边的风景和人文题材。对于自己天天看到、习以为常的事物缺乏热情,对身边事熟视无睹,审美疲劳,看不见也不去拍。这是一个可怕的误区,眼睛只盯着名山大川的,会错过太多身边有价值的机会。
  拍好身边事,既是一种摄影态度,也是一种选择拍摄题材的明智策略。由于熟悉本地的地理人文,可以更深入的研究本地文化特点,此外,不必远涉劳顿而降低拍摄的成本,具有随时随地拍摄的便利。作品的水平高低,不是看选择什么题材,而是要看对任一题材的拍摄是否透彻,理解和表现是否到位。拍得大,不如拍得透,拍得全,不如拍得细。
  三、靠天吃饭,被动摄影。
  摄影是光和影的艺术,摄影离不开光线。高明的摄影家总是能够在拍摄现场巧妙的运用光线,塑造出有光有形的形象。而有些摄影人则似乎只能在“理想”的光线下拍摄,如果光线等条件不能达到他大脑中的“教条”标准,则无法拍摄。这种摄影方式,业内叫“靠天吃饭”,是一种非常被动的摄影状态。可以想想,即便就是在这种定向思维下拍成了照片,也是张张雷同。
  靠天吃饭的摄影,是被动的摄影,自然的光线本身不分好坏,好坏是我们自己的思维判断,认为光线分好坏,那是你自己有局限。靠天吃饭的摄影,也是缺乏原创意识的拍摄方式,老天给脸,赏你一张佳作,老天“不高兴”则颗粒无收。那不是创作,而是撞大运。摄影不能靠天吃饭,而是要靠自己对自然条件的巧妙运用,变被动为主动。
  四、照片内容肤浅,缺乏感染力。  关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已是说了多年的老话,这里还要旧话重提。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支撑内容,内容是形式的灵魂,内容决定形式。没有内容的照片,纵使有多么华丽的形式外表,也是空壳。为了形式而形式,尤其是追求模仿已经见过形式,简直就是令人生厌。相反,如果照片欲表达有内容的题材,但是缺乏合理的形式,不符合视觉阅读的规律,人们看不懂你的陈述,拍摄现场把你自己感动的心潮澎湃,而你的照片没有传达出应有的情感信息,读者不能获得与你相同的感受,那也是失败。可见,内容第一,形式第二,缺一不可。好照片一定有情感,要具有感人的力量。如果善于学习欣赏和分析照片,并且大量亲历拍摄,积累摄影实践经验,充分了解摄影人,你就会从一张照片中看出作者的摄影态度,看出他功力积累的程度,看出他是否有思想。内容空泛肤浅,是因为没有思想深度。照片没有感人的力量,是因为自己缺乏情感。
五、审美修养不足,眼拙导致手低。  摄影是拍的艺术,更是看的艺术,如果看不出哪张是好照片,就拍不出好照片。眼拙的,一定手低。成为摄影家的第一步,就是先成为欣赏家。同一张照片,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而且分歧较大,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摈除个人利害或不便挑明的心理因素,完全客观的评价一幅照片,我们如何能够既看到照片的优点,又看到照片的不足?对不同分类题材的照片,评价的标准是不同的。我们经常遇到的分歧是,有人用艺术类照片的评价体系看待纪实照片,或用纪录类的真实标准概念评价艺术照片。虽非刻意挑剔,但是那心中的局限是显而易见的。一个摄影人,需要不断的学习影像理念,积累欣赏各类题材照片的修养,变成一个“懂影像”的人。
  六、缺乏对组照的掌控和编辑能力。  必须看到,独幅照片对于信息的全面表达是存在局限的,因此,在专题摄影和报道摄影中,经常使用组照,用多幅照片拍摄不同角度、纪录不同时空、反映不同侧面,以便更为全面的表现事件。组照是介于独幅照片和动态影像之间的一种摄影表现形式,其信息量大于独幅照片。
  习惯于拍摄独幅照片的摄影人,往往掌握不住组照的结构和谋篇,以为超过一幅照片、把若干照片堆在一起就是组照。在各类摄影比赛中,只要接受组照,就能看到大量组照参赛,有的组照多到几十幅,最多的累计达到上千幅。那已经不是组照,而是用大量照片“狂轰滥炸”,以为照片多了,获奖的机会也就多一些。     
  摄影是瞬间的,而事物的起因、发展、变化包括结局,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用一个瞬间来表现一个过程,不能说完全不可能,但是相当困难。对待表现动态过程的题材,使用组照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是组照不是照片的堆砌,而是照片的有机结合。组照考验摄影人用照片讲故事的“叙事能力”,我们应该拿出精力来仔细研究组照的摄影规律,学习组照的编辑技巧。做好专题摄影和报道摄影,成为技术全面的摄影家。
  
  七、雷同模仿,缺乏创新。
  摄影人最常见的“通病”之一,就是所拍摄的照片雷同,画面似曾相识,缺乏艺术创新。
  产生雷同的原因之一,是影友在有意无意的“互相学习”中,把认为漂亮的画面印在了脑子里,特别是获奖作品的示范导向作用,容易产生某类题材照片的“经典模式”,这种模式潜意识地影响拍摄思路,不由自主的往已有模式上“靠”,努力向好照片学习,拍摄出“跟别人一样漂亮的”照片。
  产生雷同的第二个原因,是经常听到对照片的套路式“评价教诲”。我们都曾经见识过某某老师点评指导影友照片,大都是:这里空了,应该有个什么什么;这里的光影不够鲜亮,应该强化突出;这里亮了,应该压暗一些;这里亮了,应该压暗少许;这个不符合构图法则,应该如何如何,等等。按照这些点评和“指导”,最后的照片都像从一个模子里倒出来一样,表面光鲜,画面雷同,符合“糖水片”的标准,却没有了艺术的灵气和个性。
  产生雷同的第三个原因,也是最深层的原因,就是“求大同、存小异”的社会文化传统对个性的抹杀。中国自古就推崇“中庸”、“难得糊涂”等人生哲学,警告人们“出头的椽子先滥”、提倡随大流,勿“惊世骇俗”、“锋芒毕露”。于是,走别人已经证明是正确的道路,是一种安全的选择,不容易引起争议和麻烦。更不会“犯错误”、“招是非”。久而久之,思想上的求稳怕乱导致摄影思维僵化,在观念表达和艺术形式上守旧,不能独树一帜、突出个性,难以有所创新。任何艺术形式创作都面临艺术贵在创新、打破传统、有所突破的挑战,最起码的标准是不可模仿复制别人的作品,切忌雷同。
  八、旷达不足,缺乏真诚。  除了向其他兄弟艺术门类学习,摄影人和摄影人之间也要互相学习,真诚沟通。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摄影人很注意团结,善于向他人学习,因此在业务和修养等诸方面都进步很快,同时也享有较高的威信。能够与同行交流,取长补短,是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的捷径之一。但是,我们确实也看到存在于摄影圈内的不少弊病,在这里列举几种,各位读者看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完全为了共勉,希望通过分析对照,反思自己,提高摄影人的综合素养。
  
  九、不善于开掘和策划题材。  在摄影实践中,能够发现题材、开掘题材,进而主动的策划题材,是摄影人最核心的能力之一。选对适合自己拍摄的题材,事半功倍,选错了,则劳民伤财而一事无成。发现题材需要观察和思辨的能力,是对拍摄对象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后得出的综合判断,要分析出该题材的社会价值、审美价值和实施拍摄的可行性。这种能力不同于一般摄影术,是决定一个摄影人能否在最短时间、最小成本拍摄到最有价值作品的关键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发现题材就是发现自己,策划题材就是策划自己。
  
  十、缺乏设计和提升作品价值的能力。
  什么都需要设计,包括每个人的自我人生。每个人接受的教育不同,成长经历不同,性格和行为方式也就不同,形成很大的个性差异。生活中常见到此人能做好的事,彼人未必胜任,而此人又不能做好彼人擅长的事。人的家庭环境、身体条件、经济条件乃至性别等因素,都可能决定一个人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如果搞错了,就可能劳碌一生而一事无成,人必须首先了解自己。客观了解自己并非易事,有的人一辈子都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或看不到自己的优势而缺少自信,错过发展自己的良机;或高估自己的能力,盲目自大,难当重任。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完善自己,贯彻一生。但是也要随时根据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条件,调整适合个人的发展方向,选定适合自己的行当。中国有句老话“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话虽直白,但强调了选择的重要性。
  摄影不在于拍的多,而在于是否拍得透。能够深度发掘最“平庸”题材的内涵,把普通的事物拍摄得不普通,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拍的透”首先要“拍的准”,“拍的准”,就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和切入点,“适合自己”就是个人策划。有了科学合理的个人策划,也就找到了提升个人作品价值的最佳起点。提升作品价值,不是研究炒作次品的技巧,而是从拍摄源头保证作品的实有价值。有了好东西,不怕没人赏识。当然,如今已经不是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必要的自我推介、进入图片库和图片市场、办影展、办个展、出专辑画册以及参加摄影比赛,都是佳作的出路,不要把好作品放在硬盘里闷着。会推介自己作品的摄影人才是人才。

热度(7)
  • 有一壶

    2012-7-26 17:31:22

    学习,反思
  • 味极鲜

    2012-7-26 17:42:50

    [color=Red]“拍得大,不如拍得透,拍得全,不如拍得细。”
    “好照片一定有情感,要具有感人的力量”
    “变成一个“懂影像”的人。”
    “摄影人和摄影人之间也要互相学习,真诚沟通”
    “发现题材就是发现自己,策划题材就是策划自己。”
    “摄影不在于拍的多,而在于是否拍得透。”
      
  • 味极鲜

    2012-7-27 10:51:26

    摄影是一个学习过程,学习技术,学习文化。
  • 夕陽红遍天

    2012-7-31 21:25:16

    受益匪浅  谢谢分享
  • 鲁北榕树

    2012-7-31 21:36:44

    学习了!
  • 冬雪

    2012-8-6 20:10:01

    学习了!谢谢分享
  • 没上漆的木凳

    2013-1-12 17:29: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