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3-9 22:17:08
2019-3-9 22:17:24
2019-3-9 22:26:54
2019-3-9 22:46:33
史桂英 发表于 2019-3-9 22:26 尼古丁发表于2019年3月9日 让大姐这么一说,我也感觉慎得慌
2019-3-10 08:08:35
2019-3-10 08:33:13
2019-3-10 08:36:34
2019-3-10 10:27:47
2019-3-12 06:27:57
2019-3-12 15:59:40
2019-3-12 21:13:56
柳枝高歌
初夏五月景
夏日长河景
雏鸟
《在雨中》
莲池新风
该内容的版权归© 史桂英 所有!
2019-3-9 22:17:08
2019-3-9 22:17:24
2019-3-9 22:26:54
让大姐这么一说,我也感觉慎得慌
想想那些考古的更可怕怕……总之得有人去做这些事情
把历史的残骸记录下来……
2019-3-9 22:46:33
就当练胆量了,哈哈
2019-3-10 08:08:35
2019-3-10 08:33:13
2019-3-10 08:36:34
2019-3-10 10:27:47
2019-3-12 06:27:57
本意是去看运河两岸,春暖花开的美景!
沿运河北去,从山东到河北!途中发现旧址!
就神不知鬼不觉的下去了,越走越远!好奇的眼神,拍起来也没感觉怎么样!看到前面有一个高坡低洼有一片水,这时候我感觉不能再往前走…想起来聊斋的故事……一片荒凉…一片寂静浑身冒着凉气……记录下这些残骸也不虚此行!付出是值得……
2019-3-12 15:59:40
据史籍记载,金朝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尽管连年战乱,运河很多地段的航运都被迫终止,这里却“风景独好”,不但仍然通航,还置设了“将陵仓”,大批皇粮货物装卸使这里逐步形成一个码头与村镇,也就是后来的“北厂”——885年前金王朝的这个决定,开启了北厂的传奇,也开启了德州航运史上的传奇。元代京杭运河全程贯通后,漕运和仓储的规模更大,朝廷把“将陵仓”改名为“陵州仓”。
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以后,德州在南北运输的地位更加重要。永乐年间,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九省,都是通过运河经德州向北京运粮的,为此,德州城西北还设置了“递运所”。由于是九省运粮至京的通道,史称“京畿达九省御路”,这才有了著名的“九达天衢坊”。
漕仓曾使德州饱受战火之苦
明清时代,漕仓曾给德州带来无尽的繁荣。据统计,当时德州段运河递运南粮赴通州的量达400-600万石左右,成为漕粮转运和开展贸易的重地。当时的运河德州码头以南以北,帆樯林立,拥挤不堪。漕船的来来往往极大地促进了德州商业的发展,到清朝乾隆年间,城内有手工业作坊200余处,商号400多家,并涌现出许多名字号和名产品,如瑞兴号的水、旱烟畅销天津、济南,颐寿堂的人参再造丸行销北京、天津,德州农家编织的草帽辫,远销川藏云贵……德州成了一个很大的贸易基地。
明清时代,漕仓也给德州带来了战争的灾难。明朝初年,尤其是在著名的“靖难之役”中,北厂漕仓的重要性更加明显地显现出来——因为储存了大量的粮食,这里成为双方的必争之地。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为保护粮仓和战略需要,明朝在此地以营为单位驻扎军队,在德州城北建筑了哨马营、驸马营、边北营、哨马囤等,这就是著名的“十二连营”。“靖难之役”总共进行了四年,在德州就打了三年。德州之战,成了燕王朱棣夺取天下的关键,以至于后来有人说,“靖难之师,先下德州,引军而南,遂成破竹之势”。
到了清中前期,漕仓虽然没有再给德州带来战火,却使德州仍然保持军事要地的地位。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朝廷又建德州新仓120间,同时强化了德州的守卫驻防。当时,山东境内只有两处设满兵驻守,一处在青州,一处就是德州。
如今,繁荣的商业和无情的战火都早已远去,漕仓伴随着封建王朝的衰落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运河岸边的北厂漕仓遗址又从喧嚣回归了宁静与美丽。
[资料转帖]
2019-3-12 21: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