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部分画册和获奖照片中,利用PS工具,把山水花卉风光俗艳得完全脱离了原本的色彩,似已成时髦和水平的标志。 不这样搞,反而是老土。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摄影界权威评论家鲍昆的看法是---天空蓝得像墨水,山头红得像泼上了鲜血---是风光摄影中蔚然成风的农民意识。 摘录: “......风光摄影离其早期的风景摄影越来越远。它的含义越来越宽泛,几乎不涉及社会生活内容的照片都被归类在风光摄影里。像本来应属于动植物自然类的摄影,也被归类到风光摄影。至于以自然为素材进行主观处理的艺术摄影,和纯自然的风景摄影就完全混为一谈了。90年代以来,随着电脑数字技术的进步,人们在风光摄影上更是“为所欲为”了。像对风景色彩进行后期的强化处理,将风景弄得俗艳无比,或对自然物象随意移花接木,弄巧成拙,现在已蔚然成风。可以从时下的一些摄影师的画册和获奖照片中看到,真正的风景自然越来越少。许多照片中,天空蓝得像一汪墨水,山头红得像泼上了鲜血,月亮大得像碾米的碾盘,就像许多北方城市的中心广场上,人们滥用塑料花树装点寒风料峭的冬季,即不伦不类又匪夷所思。另外,风光摄影师几乎从不用客观实在的说明文字来界定自己的作品,原本是明白易懂的纪实性风光作品,交代出时间、地点即可,却非要附庸风雅、不着要领地诗意命名,影响了人们观看赏阅真正的自然。 这些皮毛拙劣的所谓“创作”,都暴露了中国人时下自然文化观念的病态和野蛮浅薄的表面追求。对于自然的态度,往往是考察一个民族文明的重要指标。把自然看作是自己的家园和不可侵犯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最懂得珍爱自已的有希望的民族。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对自己家园的理解还处于幼儿阶段。铺天盖地的、充满人为造作的风光摄影照片,就是佐证。” 转贴的文章是05年至今中国摄影界关于“唯美”和风光摄影讨论中作者观点的代表作。鲍昆和林路,还有其他一些著名人士,对摄影界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引起相当大的反响。看高手的对话文章,是一种享受,总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 摄影器材的日益专业化和摄影思维的相对简单化,让几乎所有的业中人士和圈外观众,都越来越不将摄影当一回事。 摄影界出现了一群“玩”相机的贵族,他们言必称名牌,行必带精品,从传统相机到数码精品,一路喜新厌旧,令无数囊中羞涩的发烧友瞠目结舌。 于是在一些摄影团体活动的场合,一些具有相当水准的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竟然对一些很普及的摄影理论知识和一些应该耳熟能详的摄影大师茫然不知所云,却十分投入地热衷交流最新款式的照相机和镜头,炫耀新买的摄影器材,总会让人感到一丝莫名的担忧。 不少职业摄影人以为自己比别人多了一件摄影背心,多了一些价格昂贵的摄影器材,就可以凌驾于其他人之上,在应该遵守公共道德的场合为所欲为。这样不仅仅是败坏了摄影界的名声,其实对于自身的创作水平的提高,也有百害而无一利。静下心来多读点书,多从内心深处修炼自己,在尊重别人的同时赢得别人的尊重,摄影创作也许会更上一个台阶。 反观国外的普通艺术界人士,虽然不是学这个的,但是你给他看一些作品,他们总是能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一些比较有深度的评论,而国内的朋友们每次就是“好看”,“不好看”,再说不出点什么了。为什么?肚子里没有墨水! 摄影本质的命脉乃至最高级的形态恰恰不是“唯美”,而是“纪实”,这是从摄影一诞生就早已界定的。 追求摄影“唯美”的境界没有错,但是将“唯美”作为摄影唯一的最高的指向也就有失偏颇。说得难听一点,中国摄影大部分沙龙的和唯美的摄影导向在某种意义上无疑是一剂思想的鸦片(在风光摄影中尤甚),它只会在更大的程度上窒息摄影的灵魂,而不是单单靠一点表面的繁荣和漂亮可以来拯救摄影者的。 不是说不要风光摄影,而是说我们并不需要这么多从唯美的意义上对风光的描述,面对同一个风景成群结队的三脚架上的照相机在同一个角度疯狂扫射,说得严重一点,耗费的是整个民族的精气,得来的却是毫无现实价值的唯美碎片。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还会因此造成对许许多多原本纯净美丽的自然状态的损害,造成无可挽回的人文与自然的破坏。 大众化的摄影论坛中,商业高手不少,但多数和官方的“摄影界”或中国摄影家协会基本沾不到边。当然有寥寥精英高手,但可惜影响不大。但是看看高端在讨论和思考什么,也能开开眼界。 最笨的建筑师,也比最聪明的蜜蜂高明。高明之处在于脑子里事先有个蓝图。 [摄影]杂志总编赵卫民在记者专访中谈到: 中国摄影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是摄影技术与技巧的普及和深化,还是摄影观念的更新和探索? 赵:当然是后者。尽管两者都需要,很显然后者在中国的摄影当中更为紧迫。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 林:面对中国摄影最为广泛的发烧友群体,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赵:我想说,如果你就想发烧玩玩,开心就行了。 如果你想将来在摄影艺术方面搞出点名堂,你得往前看艺术发展的方向,别只看过去已成了名的人是怎么拍的,特别是那些本身就被误导了几十年的摄影家是怎么拍的。 林路先生的看法是:有些初入摄影圈的发烧友问,哪一条路是摄影的成功之路。我曾经以林语堂先生的名言回答他们:“其佳趣在于走自己的路,一日或二三百里或百里,无人干涉,不用计较,莫须商量。” 如果能坚持走下去,若干年后再回首,或许会发现走了不少弯路,但总比让人引着全往一条道上赶要好得多。 鲍昆、林路是哪个? 鲍昆,1983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现为自由撰稿人。去年在京总策划的一次纪实摄影展,并未大事宣传,但开展前就有三十多幅展品被以每幅600美元的价格买下。可见影响之大。(无忌有个自由摄影人说过,现在成交的片片报酬是每片50-200人民币)。 林路,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从事摄影教学和摄影理论研究20余年,具有丰富的摄影策展经历。 |
2008-5-11 16:45:39
2008-5-30 20:09:37
2008-9-21 16:23:16
2008-11-8 18:23:53
2008-11-11 12: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