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
11154
收藏
1
支持
0

11180

热度指数
       相对于“明月湖”这个名字,德州市民的一个习惯叫法—“新湖”,但它并不是正式命名的名字。2008年德州市委、市政府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对“新湖”进行命名。 2009年9月,新湖有了一个别样靓丽的名字——明月湖。

  此时,湖水共长天一色的明月湖,从上世纪荒芜的芦苇地里慢慢走来。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我们凝视着每一个值得回忆的片段。

  明月湖,由东、西、南三块湖面组成。三块水面的交汇处可称为“湖眼”,也就是现在假山所在的位置。这里原是清代修建的药王庙,位于旧时柴市街的东首,距老城墙仅300多米。当时的药王庙香火很旺盛,每年的农历四月廿八是药王孙思邈的生日,这一天药王庙庙会就拉开序幕,最长可持续半个月。每到庙会这里会搭起一个又一个的席棚,变魔术的、唱大戏的、拉洋片的,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甚是热闹。后来一场大火,药王庙被葬身于火海,再后来,药王庙便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

  1958年,德州市邀请天津南开大学师生对城市建设进行整体规划,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德州市第一张总体规划蓝图出炉。规划中有数个公园,其中的《文化休息公园》就是对新湖进行的第一次规划:西起解放路,东至湖滨路,南起东风路,北至东方红路,这个规划与今天明月湖景区范围几乎一致。

  之后在近10年时间里,市政府每年在初冬时节,组织各行各业干部职工进行义务劳动,挖湖、筑堤、修路,并于1960年建成两段砖石护岸,在西北角建设了八柱重檐“龙凤亭”及两座四柱“百鸽亭”,建造起伏地形,种植树木花草,新湖周边环境进一步改善。

  1969年秋德州大旱,各级都提倡挖塘蓄水和打大机井,为调节市内蓄水能力,德州市下决心开挖新湖。

  虽然之前对这片洼地的治理没有停滞过,但面对这样一个大工程,各方面还是有点束手无措。几经研究,马颊河疏浚工程局进入视野,这支从福建迁来的水利队伍,不仅有先进的设备,更有过硬的技术力量和施工队伍。同年10月,挖泥船进入洼地,投入工作。

  1972年 10月工程结束,开挖总面积近25万方,总土方量近80万方,增加城市建筑用地913.5亩。

  上世纪80年代,新湖治理步伐加快。位于如今的假山位置的湖心公园,是第一个工作重点,市里集中力量,连续五年对其进行了完善。1980年,省市投资30万元,在湖心公园周边砌筑起1100米长的石护岸和知春台、莲步汀、船站和红鲤池。

  第二年,投资33万元,购入30余只游船。环绕当时玻璃厂遗留下来的烟囱,砌筑了叠翠山,(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假山)。由德州市园林处张海潮设计,苏州古建队施工。山基1800平米,用石料3100立方。主峰高16米,起名义和峰,次峰高7米,上建四角的药王亭,配峰高4米,与次峰连为一体。主峰与次峰之间,有花溪穿流而过。北邻湖面,形成悬崖瀑布,次峰下有山洞蜿蜒其中。

  1983年市政府投资13万元,修建公园大门、围墙和花架。1985年,投资70万元,修筑铁栅栏,种植了花木,湖心公园初具规模。

  1999年对湖底进行清淤,清除淤泥22.7万立方米。

  2009年9月,一座大气恢弘、古朴典雅的牌坊在新湖风景区的南口落成,“新湖”也有了一个靓丽的名字——明月湖。“明月湖”巧借嫦娥奔月的传说,满足人们对美的心理需求,将明月湖、明月桥、奔月亭一体打造,更具特色。

  从曾经荒芜的芦苇地到如今的德州市中心地标式的景观符号,明月湖实现了它历史的蜕变。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明月湖将以她的形式,继续滋养这座城的人们。

IMG_5453-2.jpg



热度(25)

  • 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